目前,世界旅游購物的平均消費指數約為30%。在旅游業發達的國家,如美、法、泰等國,旅游購物收入占到了旅游總收入的50%~60%,而德、日、新加坡等國更甚,占60%以上。毫不夸張地說,旅游商品的發展狀況,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旅游業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
法國的巴黎香水和LV箱包、荷蘭奶酪乳制品和傳統手工木屐紀念品、瑞士的手表和軍刀等等,這些聞名于世的旅游商品,濃縮著當地的傳統文化、民族特色和風土人情,不僅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更成為傳播旅游地形象不可替代的代言人。
比之旅游購物收入在世界發達國家的高百分比,與之俱來形成明顯對比的便是景區門票收入,放眼看世界,日本多數景區不收門票,就連大名鼎鼎的富士山也沒門票一說,而舉世聞名的法國盧浮宮,一張普通門票也不到10歐元,哪里還只靠收取門票來“養家糊口”?這種免費后象征性的收費制度,究其原因,其實是經營理念的轉變及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的結果。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旅游更多的是考慮其社會福利、教育等相關功能,并不強調收取門票獲益,例如美國黃石公園,它便旨在讓一代代人平等地享有那些資源。
而在此背后,去掉發達國家高度完善的社會福利等社會化因素之外,較為合理的產業結構也為其添彩著色,高度發達的旅游商品市場彌補了旅游地的福利化開支及景區維護費用,同時又牽一動萬,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完善了旅游產業鏈。如美國在2004年第三季度,酒店住宿、機票和紀念品銷售為5550億美元;酒店化妝品、機場餐飲和與旅游紀念品相關的物品為4224億美元。而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入境旅游購物消費更是逐年增加,據調查數據顯示,內地個人游旅客在港的人均消費額超過了8600港元,其中5600港元花在購物上,占所有花費的65%。正是高度繁榮的旅游商品市場,加之旅游傳統的三駕馬車,即“食、住、行”,四輪驅動,構筑了國外及香港地區優越的旅游產業結構,才使國外旅游市場繁盛不衰,從而促進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
他山之石:國外優秀案例借鑒
1、比利時
去過比利時布魯塞爾人們都要去看看“撒尿的小銅人”,因為這個青銅鑄造的小孩雕像記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1916年著名雕塑家杜羅絲諾根據傳說創作了只有半米高卻不朽的雕像。小銅人雕像建在市政大廣場旁的一個小巷里。以此為軸心,向四處延伸,至少有上百家賣旅游品的小店,琳瑯滿目的諸多旅游紀念品中,最突出的就是“小銅人”,而去那里的旅游者最感興趣而銷售最暢的也正是“小銅人”。規格不同,大的盈尺,小的不足寸,工藝水平各異,價格也各不相同。
2、荷蘭
阿姆斯特丹是個著名的港口城市,人口不足百萬,但每年的旅游者高達四五百萬。在阿姆斯特丹,有三種旅游商品隨處可見,那就是風車、木鞋、郁金香。其中木鞋,隨著時代發展,實用品轉化為藝術品,鞋面用整塊木頭雕成,各種顏色都有,以紅黃白三色為主,鞋面上大多繪有花色圖案,有旅游者在店里試穿,但街巷里未見有人穿過。更有趣的是,三種旅游商品不僅不互相排斥,反而相互交融:燒瓷的燭臺,造型是一盞盛開的郁金香,但燭臺上繪的圖案卻是大風車;微型木鞋鑰匙鏈,鞋面上的彩繪則是更微型的大風車和郁金香。
3、法國
法國旅游商品收入在整個旅游業總收入中占近一半的席位,差不多在每個城市或者村鎮都有“旅游辦公室”。種類繁多的旅游商品聯動著各行各業,不僅可以創收,也為其他行業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就業機會。在法國,許多旅游商品取材于當地著名景點,如巴黎地鐵圖案、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等,被印制在各色的T恤、帽子、頭巾、鑰匙鏈上,都受到游客熱烈追捧,為傳播法蘭西文化做出巨大貢獻。
賺眼球的法國旅游商品之所以能如此吸引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特色鮮明,體現濃郁法國文化。法國旅游商品都展現出濃郁的法蘭西風情,不僅如此,各地還絕無雷同,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
2)做工考究,性價比高。即使一歐元的小物件,當做禮物送給朋友也不會顯得單薄。
3)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雕塑和模型類旅游商品自然不在話下,就連法國較為普通的香水,瓶身都兼具美感,用完的空瓶也可以當做藝術品陳設。
4、俄羅斯
大凡對俄羅斯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俄羅斯的旅游紀念品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有體現濃郁的俄羅斯風格的,有表現鮮明的民族特色的,還有反映傳統民間工藝的,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比如,他們的“格熱利”陶瓷器、“霍赫洛馬”木制手繪裝飾畫、“帕列赫”細密畫、“博戈羅茨科”雕刻品、“沃洛格達”花邊、“巴甫洛沃鎮”頭巾、 “圖拉”茶炊都是已有幾百年歷史的民間工藝品。
在俄羅斯眾多的旅游紀念品中最負盛名的當數“俄羅斯套娃”(МАТРЕШКА)。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它是一種采用松軟的椴木為原料,經楦空、烘干、打磨、燙花、繪制、烤漆、鑲金和燙金等工序,繪圖鮮艷,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里面套著一個更小的娃娃組成的,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有五件套娃、七件套娃、十件套娃、精品套娃和偉人套娃。傳統的套娃上繪有胖呼呼的村婦,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是這種娃娃的通稱。現代的套娃主要以俄羅斯人物、景物、童話、民間故事、著名建筑、教堂及宮殿等為素材。它制作工藝獨特,造型美觀,有著濃郁的俄羅斯民族特色。
俄羅斯套娃是當地很有名的紀念品,套娃不僅多得讓你驚奇,而且每個套娃都在講述著不一樣的故事。關于俄羅斯套娃,還有個浪漫的傳說,就是只要你誠心誠意地許愿,套娃們必會盡一切努力達成你心中的愿望。你打開套娃,要找到最小的那一個,偷偷地告訴她你心中的愿望,并且要提醒她,你必等到美夢成真,才會再一次打開這個套娃,然后就把她放回去,恢復原狀。這個被你關在大套娃腹中的小娃娃會迫不及待地想早點出來,因此也會想辦法早日達成你的心愿。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軍表、望遠鏡、大衣、披肩、咖啡壺、水晶雕塑、剃須刀、魚桿、皮靴、氈靴、童裙、巧克力等一系列民族特色鮮明,而且隨處可見的旅游紀念品。
5、泰國
泰國品牌“Propaganda”即Mr.P總是以自己的身體或重要部位為賣點,有時以鑰匙圈的形式出現,有時躺在門邊成為門檔,有時化身成一盞桌燈,開關的地方就是Mr.P的重點部位。
Mr.P的設計理念是將生活里只要被設計過的物品都注入幽默的生命。充滿造型趣味的Mr.P小男孩逼真倔強的表情讓人想笑。泰國本土設計師將創意發揮到了極限,簡單、幽默是Mr.P作品的主要精神,其作品涉及杯、盤等生活里行為所及的各種物品,深深被人們喜愛。
國外成功經驗對我國大部分地區旅游商品開發的啟示:
1、各部門通力協作,外加政府支持引導
旅游商品的發展涉及到眾多行業和部門,其中極具代表性的韓國為了促進旅游紀念品的發展,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積極合作。韓國旅游業及旅游商品市場的高速發展,與政府及民間團體對旅游業的市場引導與強有力的支持政策不無關系: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旅游企業支持,在市場運作上給與有效的引導,鼓勵和扶持旅游企業進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開發,并努力把其培育成世界品牌。
2、創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的開發與當地文化、資源、環境巧妙結合,開發出獨具區域特色的商品。如被稱為“獅城”的新家坡,九江著名的獅身魚尾雕像拿來大做文章,制成各種旅游商品,這些具有“獅城”特色的俄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愛。在法國,印有巴黎標志性建筑物圖案的鑰匙鏈,刻有埃菲爾鐵塔圖案的裁紙刀,制作成巴黎地鐵圖案的冰箱磁貼,都深受游客喜愛。
3、重視旅游商品設計開發,打造旅游商品品牌
美國迪斯尼樂園,推出一系列大眾熟悉的卡通角色:米老鼠、兔八哥、貓和老鼠等等,以這些動漫形象生產的各種旅游商品小到文具,大到真人大小的毛絨玩具無一受市場冷落,打上迪斯尼烙印的任何一件物品,購買者都絡繹不絕。還有泰國的Mr.P系列產品,以其獨特的幽默性和實用性打動著消費者。
4、旅游購物市場規范,旅游商品物美價廉
在東南亞各國,旅游商品大多都為官方銷售,幾乎沒有隨意擺設攤位的個體經營者。這都源于這一地區嚴格的管理體制,使得違規違紀的旅游商品兜售現象很少出現。在東南亞國家購買珠寶類物品時,服務人員會主動用儀器教游客鑒別真偽,購買后會得到信譽保障卡。與國內市場相比,國外旅游商品更重質量,即使價格較低的物品也很少出現質量問題。
5、購物市場布局合理,購物環境寬松
外國的旅游紀念品銷售基本都是單獨設點,或者就與旅游者參觀景區的餐廳等地相通,門口的設置也頗為講究,通常是從景區進入,到旅游商品市場的出口走出,這樣有些游客即使不想購買也需要從商店穿過。游客消費有時是非理性的,甚至會有從眾心理,購物市場的合理布局使得游客很容易在經過的途中選擇購買一二。此外,國外一些銷售中心為游客提供休息地,免費供應飲水等,導游不急于催促游客,給旅游者充裕的時間挑選。再者,一些商鋪采取“前店后場”式經營,游客購買其產品是,可直接參觀產品生產流程。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個生動的實踐樣板告訴我們:唯有旅游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有效整合各種旅游要素,使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協調,才能達到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才能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才能真正促使我國旅游商品產業實現質的飛躍。
讀道創意長期致力于旅游商品研究,通過對國內外旅游商品案例的研究,幫助各區域旅游產業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精品,塑造國際化品牌,讓中國旅游商品走上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道路。